我在 NATEA 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 2021 WOMEN’S SUMMIT 女性科技論壇擔任暖場講者的準備心得

Women in Tech – 2021 國際婦女節 (International Women’s Day) #ChooseToChallenge

Women in Tech – 上週是三八國際婦女節 (International Women’s Day),今年有幸在 NATEA 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舉辦的 2021 WOMEN’S SUMMIT 女性科技論壇擔任暖場 co-host ,在和夥伴 Jenny 一起準備的過程,發現自己在討論「女力 Women Power」、和準備講稿時仍有一點盲點,趁記憶猶新記錄下來。

Women in Tech - NATEA 2021 WOMEN’S SUMMIT

20 分鐘的暖場定調為以時事點題、輕鬆打開對話,我們大概最後五天才衝刺準備,由於我們兩人都許久未英文簡報和演說,決定以簡報呈現並準備講稿以緩解緊張。

NATEA 宗旨以推動北美台灣人在科技業及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,故 WOMEN’S SUMMIT 向來也鎖定科技業主題,在搜尋近期科技新聞素材後,我最後決定用情人節前 Bumble IPO 為開場時事,一來它是一款主打 for Women 的產品(約會軟體),二來它的創辦人暨 CEO Whitney Wolfe Herd 在 Bumble IPO 市值飆高後,成為全球最年輕、最有錢、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女性,三來無論是 Bumble 本身或是 Whitney Wolfe Herd 都話題性十足,很適合軟性暖場。

接著再用幾個「科技公司中女性的比例」的資料帶出 The Pipeline Problem 的討論,最後將時事和數據的討論呼應兩天的活動主題 Women in Tech 以及 Women Who Venture。有興趣我們講了什麼的人可以參考 📍09:10 來看一下薇琪和夥伴 Jenny 的分享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ch/?v=147350470581048

由於女權、平等相關的話題演說和文章早已不是新鮮事,尤其目標觀眾又是科技業,很怕老生常談,另外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冠以 #政治不夠正確 或是 #女權自助餐,故薇琪和夥伴 Jenny 在主題選擇和用詞忖度上也特別留意,接下來想透過列點方式分享的我們準備過程中注意到的眉角。

🐿 結合 Bumble 案例與活動主題

準備 Bumble 分享時我讀了不少美國主流媒體的報導和評論,有把 Whitney Wolfe Herd 吹捧上天的、也有八卦她告前東家創辦人性騷擾怒拿百萬和解金的,也有質疑 Bumble 的成功是 “The Future Isn’t Female, It’s Female Marketing.”,涉及的範圍太廣,篇幅有限為了聚焦,也為了減少爭議和考量與活動主題的契合度,最後我選擇了兩個切入點和中性的用語一個是 ”Female Economy” ,畢竟 Bumble 能走到 IPO 已證明了主打 women-centric product works;另一個則是 “Women who Venture” ,無論是女性創業家或是女性投資人,在創投及私募基金(VE / PE)的生態圈裡都非常稀少,於是形成惡性循環,女性創業家更難拿到資金挹注。

🐿 “We need more female role models” → “We don’t need a perfect role model. We need it to be universal for all women to do what they want even though it’s not always perfect. ”

原本我的其中一個結論是,我們需要更多女性 role model ,透過更多 role model 分享自身經歷,可以幫助更多後進了解未來的路該怎麼走,但在朋友的提點下覺得 “role model” 這個詞語可能反而會增加女性束縛,好像必須向這些 “role model” 一樣優秀勇敢堅強成就非凡, 才有資格站在舞台上,然而人生不可能事事完美,伴隨著追求完美形象而來的可能是加深刻板印象和自我否定。

🐿 “You know, engineer loves numbers…“ → “I love numbers…”

我的夥伴 Jenny 是一位在谷歌任職多年的資深軟體工程師,原本她在分享數據資料時前,想加入一個較輕鬆的轉場「你知道因爲我是工程師所以很愛數字」作為話頭,但後來想到沒必要加深刻板印象,是不是工程師和愛不愛數字本就沒關聯。這點我覺得很有趣,我原先並未特別覺得有什麼不妥,以幽自己一默開頭很常見,只是可能身為女性、甚至在美國還有「亞裔」加上「女性」雙重少數(double minority)身份,對於刻板印象總是比較敏感,職業常常也和性別、種族的刻板印象綁在一起。

🐿 “The Pipeline Problem is not the reason” → “A debate on the Pipeline Problem”

夥伴 Jenny 原本想在段落總結下標 The Pipeline Problem 「並非」是長期女性在工程、科技業比例低落的原因,但考慮正反兩方仍有討論空間,於是將用詞改成較中性的 “debate”,而不是絕對的是非。

另外我很喜歡 Jenny 在 What can we do next? 分享的 “Unconscious Bias Training” 針對未察覺偏見的訓練,像以上的例子若不是因為是 Women in Tech 的活動,我們可能也不會特別留意用語有何不妥,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時不時會說「我不愛妹酒」、「他會這樣因為就理工直男癌啊」之類加深刻板印象的用語。這並不是要我們時時瞻前顧後、對「政治不夠正確」警鈴大作,只是心裡必須對於戲謔、諷刺的尺度多一分注意,說者無心、聽者有意,傷害和互不諒解常常是在日常生活長久的累積而來。

★約會經驗集數延伸收聽:Bumble 和其他 dating app 使用者體驗

#38婦女節 #女力 #科技 #entrepreneurship #womenpower #ChooseToChallenge #InternationalWomenDay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hare via
Copy link
Powered by Social Snap